第04: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0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口米缸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当部队到达莲花县甘家村时,一个老表也碰不到。原来,人们以为是旧军阀来了,青壮年害怕被抓壮丁都纷纷往山里逃跑,其他人能躲的也都躲藏起来了。

  村里有个叫陈娇枝的年轻孕妇,本来要跟大家一起躲起来,却正好赶上分娩疼痛难忍,丈夫陪她到自家破柴房里生下了一个男孩便慌慌张张逃了。陈娇枝用棉絮把孩子包好,尽量让孩子的哭声小一点。不一会儿,外边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大声喊:“屋里有人吗?”连喊几声她也没敢应答。一阵轻微响动之后,脚步声便远去了。

  其实,陈娇枝的丈夫并没有逃远,因为惦记家中的老婆和孩子,部队一离村他便回到了家里。看到母子俩平安无事,他十分高兴。到自家西偏房一看,只见剩下的半缸米不见了,米缸里塞了一床棉絮和四块银元,上面放着一张纸条,写着:“对不起,我们刚到你家找不到人,把你们的米拿去吃了,给一床棉絮和四块银元作为赔偿,请收下。”两口子非常感动,觉得碰到的这支部队“真是世上最好的军队”。为了纪念这支好军队,陈家把米缸当成了传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家翻了身、分了地、添了新家具,唯独这口米缸舍不得换。几十年过去了,米缸裂了条缝,陈娇枝就用桐油掺些石灰补了补继续使用。

  1969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派人到莲花县甘家村征集文物时,陈娇枝将这口米缸捐了出来。1994年,这口米缸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了工农革命军遵守纪律、维护群众利益的历史见证。

  (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百姓
   第03版:金鳌洲
   第04版:文化
清末萍乡新式学堂的兴办
一口米缸
惊蛰:春雷惊万物 蛰虫唤银锄
古人喜用“龙装备”喝一杯?
殷墟新馆!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萍乡日报文化04一口米缸 2024-03-10 2 2024年03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