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萍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财经委员会)结合会前的初步审查和各代表团及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财经委员会认为,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锚定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发展回升向好,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信心偏弱,项目谋划水平不高、有效投资后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创新驱动不够、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较多等。对此,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2024年计划草案基本可行
财经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工作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符合我市实际,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切实可行。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萍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意见建议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深化落实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积极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产业前瞻研究,切实布局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好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做强旅游综合服务业。
(二)持续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好项目策划和储备,抢抓国家、省扩投资及“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动态调整窗口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扩大有效投资。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保障好项目建设所需的要素资源,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好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积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评估、担保、信用体系,解决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问题,助力企业融资。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抓好中央、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完善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维护安全稳定。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依法依规、精准有效处置金融风险,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工作,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持续强化民生保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健全社会救助领域分层分类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提升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高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