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重可管理 减肥有原则
  AI制作

  肥胖危害不容小觑,它是多种慢性病的导火索。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体重者,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与血脂异常紧密相关,可引发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代谢问题。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2(㎡)。我国18岁及以上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5kg/㎡≤BMI<24.0kg/㎡,24.0kg/㎡≤BMI<28.0kg/㎡为超重,BMI≥28.0kg/㎡为肥胖。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建议BMI适宜范围为22.0至26.9kg/㎡。

  体重可管理,减肥有原则。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中有8条核心知识:正确认知,重在预防;终生管理,持之以恒;主动监测,合理评估;平衡膳食,总量控制;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良好睡眠,积极心态;目标合理,科学减重;共同行动,全家健康。

  1.怎么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至30%、蛋白质15%至20%、碳水化合物50%至60%。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细嚼慢咽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总食量。

  2.怎么动?

  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以抗阻运动为辅,例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身活动3到5分钟。老年人应重视运动安全,科学评估,量力而行,建议进行强度适当的有氧、抗阻、平衡、柔韧性运动锻炼,以延缓肌肉衰减,预防跌倒。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3.怎么睡?

  睡眠也是影响体重的关键因素。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所需睡眠时长有所不同,应当参照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睡眠。

  4.如何科学减重?

  在制定减重目标时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0.5公斤的速度,在3至6个月内减少体重的5%至10%,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设置合理目标,科学控制体重。超重及肥胖儿童的干预目标是在保证身高稳定增长的同时,维持体重不增加或延缓体重增长速度,以达到健康体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不宜盲目减重,重点是通过饮食和运动等干预,保持肌肉量和骨量,或者延缓其减少速度。孕产妇、有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体重评估和管理。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健康
   第04版:时事
2025年市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班举行
家里的过期药品,还能吃吗?
我市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主题宣传活动
图片新闻
体重可管理 减肥有原则
源南乡惠民义诊服务暖民心
新型AI模型助力评估乳腺癌腋窝转移风险
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应用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防病?国家卫生健康委给出指引
萍乡日报健康03体重可管理 减肥有原则 2025-09-16 2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