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90后”女孩用创业梦点亮田园生活——~~~
后埠街~~~
湘东镇~~~
萍安钢铁~~~
~~~
光丰街横板村~~~
~~~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女孩用创业梦点亮田园生活——
“村咖”激发乡村新活力
  色彩斑斓的“花溪·木里咖啡馆”

  店主朱双正在冲咖啡

  全媒体记者 刘洁

  初秋的安源区五陂镇,稻谷的清香伴着微风飘过田野。沿着大田村十里花溪的步道前行,一栋外墙缀满彩色涂鸦的两层小楼格外惹眼——“花溪·木里咖啡馆”的招牌下,咖啡醇香混着轻柔音乐飘出。很难想象,这处让人流连忘返的“乡村打卡地”,数月前还是一栋闲置多年的老屋。

  “请您稍等一下,刚接了几单外卖订单,我先把咖啡做好。”记者推门进去时,“90后”店主朱双正系着围裙在吧台前忙碌,磨豆机与咖啡机发出的声响交织,成了这间“村咖”最鲜活的背景音。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解释:“现在熟客越来越多了,线上预订也得跟上,不能让大家等太久。”

  朱双与“村咖”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大学主修音乐的她,毕业后接触过多个行业,在担任声乐老师的同时兼顾创业,还曾在文化路步行街开过一间小有名气的港式茶饮店。既热爱咖啡又眷恋乡村的她,逐渐萌生了“在乡村开一间田园味咖啡馆”的想法。今年2月,五陂镇招商引资的政策红利让她的想法落地。通过镇里牵线搭桥,她租下大田村一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闲置老屋。

  “老屋存在采光不足、空间规划不完善的问题,且房屋主体结构无法改动,我便在原有结构框架内做足设计文章。”朱双指着店内窗户回忆,改造时她特意扩大窗户比例,引进自然光影,同时营造私密空间,使整座房屋既明亮通透,又不失温馨雅致;将空间划分为咖啡制作区、休闲阅读区、文创展示区和商务接待区。

  为了做出地道的咖啡,装修工程刚收尾,朱双就直奔上海,跟着资深咖啡师系统学习。“做咖啡看似简单,其实灵活度很高,水温差1度、粉水比差0.1,口感都天差地别。”她记得,为掌握手冲咖啡的技巧,每天要练习上百次,手指被热水烫红是常事。如今,她能根据顾客喜好,精准调整咖啡豆的研磨度和冲泡时间,店里的开心果冰博克拿铁、黄油Dirty、玫瑰冰美式成了招牌产品,不少城区顾客特意驱车来尝鲜。

  “不仅要让顾客喝到好咖啡,还要让这里成为能让人放松的地方。”朱双在二楼设置了一间沙龙室,平日供顾客办公与阅读,并定期开设主题活动与非遗手工课,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孩子们制作绒花。“这些精美的绒花,形态各异、色彩丰富、栩栩如生,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典雅和精致。”朱双手拿一朵粉色绒花笑着说。

  咖啡馆开业之初,朱双曾因担心乡村市场接受度而心生忐忑,这份不安如今已被源源不断的订单取代。目前,咖啡馆日均客流量稳定在50余人次,日均营业额近2000元,不仅让朱双增收,还让大田村通过老屋租赁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益。“以前村里没有这么洋气的地方,现在周末我常带孙子来,他喝果汁、我喝咖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村民李阿姨道出了“村咖”给乡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村咖’不是简单的咖啡馆,而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小支点’。”五陂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镇计划将咖啡馆与十里花溪、周边果园和农田串联起来,打造“村咖+”微度假线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窗外,稻田泛着金黄;屋内,顾客轻声交谈。朱双忙着制作咖啡,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她用一杯咖啡,让闲置老屋焕了新,也让乡村的日子多了几分精致与热闹,而这,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财经
   第04版:时事
“村咖”激发乡村新活力
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暖心迎接退役士兵
启动2025年“质量月”活动
图片新闻
开展文艺汇演活动
基层人大政协
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萍乡日报要闻02“村咖”激发乡村新活力 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