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洁
盛夏的芦溪工业园内,车间里机器轰鸣,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近年来,这片热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企业难题有人解,青年人才扎下根,项目建设“加速跑”……这一切的背后,是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的强劲脉动。今年1至5月,园区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完成工业总产值61.53亿元,同比增长11.1%;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40.6%。
建强组织,筑牢堡垒聚合力
跑动、传球、投篮……近日,在芦溪工业园篮球比赛现场,企业青年员工们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每一次精准配合都引来阵阵喝彩。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青年人才打破社交壁垒,从陌生到默契,在攻防转换中增进了解,在并肩作战中凝聚情谊。
这样的场景,源于园区对组织建设的深耕。园区党建办主任刘芳指着墙上的组织架构图介绍,通过构建“党工委抓统筹、综合党委抓协调、非公企业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园区企业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育、资源共享。
针对青年党员发展难、人才引进难的“痛点”,园区专门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走进党支部活动阵地,“三会一课”记录册上密密麻麻写着活动内容:组织技术骨干传授创新经验,把宣讲课堂“搬”到生产车间……“我们优先选拔工作能力强、政治站位高的青年进入支部班子,让骨干党员争当标杆。”刘芳说,如今已吸引20余名青年技术人才向党组织靠拢。
书记领航,精准服务解难题
“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到账了,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江西强联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到账凭证,难掩喜悦。这是园区“书记领航”项目推动“财园信贷通”落地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已为40余家企业办理贷款1.99亿元。
“‘书记领航’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服务。”刘芳介绍,园区以该项目为抓手,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服务深度融合:“一站式”服务中心内,“党员先锋岗”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项目建设现场,“支部+专班”机制让“梗阻”问题不过夜;针对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用工等方面的诉求,党员干部主动靠前服务,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问题。
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园区加强与资规、林业等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今年以来,已完成多批次共12个项目的组卷工作,同时全力推进中材锂膜以南1号地块、中材路延伸段以北1号地块等合计464.67亩的土地林地报批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提升园区配套水平,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目前清单内7个项目均有序推进。
示范引领,政企同心促发展
“成立党支部之初我们也有顾虑,但现在看来,这是最正确的决定。”江西鹏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辉的话,道出了不少企业主的心声。这家侨资企业于2023年9月成立党支部,7名党员成了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走进鹏宇管业车间,“党员先锋岗”的标识牌在机器旁格外亮眼。公司技术总监陈清平是一名老党员,正带领团队调试新设备。“两年攻克20多项技术难题,拿下17项专利,多亏了老陈带头攻坚。”陈文辉说,今年,公司研发新产品遇阻,党员骨干连续数日泡在车间里,最终啃下“硬骨头”。
在江西百新电瓷电气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申自强推行的“三三”机制同样见效。“破解活动开展难、党员发展难、作用发挥难,都得靠创新。”他说,通过“师带徒”、党内帮扶、学习小组等形式,企业培养出一批“红领、白领、蓝领”三向互通的新型人才。
销售部副部长贺庆便是其中之一。“刚入职时,我不善言辞,多亏支部安排老党员带我跑市场、学沟通。”如今,这位曾经的“小白”已连续4年蝉联销冠,还带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品质部部长王慈也从行业新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从项目一线的精准服务,到企业车间的先锋示范,芦溪工业园用“红色引擎”驱动发展“加速跑”,让企业更有活力、人才更愿扎根、发展动能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