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鸿
去年以来,萍乡经开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聚焦政治建设、书记领航、基层治理三个重点,坚决扛牢责任、服务发展、提升效能,为全区工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焦政治建设
以更高站位履行主体责任
萍乡经开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累计召开区党工委会35次、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2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有机融合,通过查办案件、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决落实市委“七看七可以”容错免责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干净干事。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集中解决45件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投入2.2亿元打造集社区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洪山智慧农贸市场,提升市民“舌尖上的幸福”;在人流密集的安源大道、武功山大道、萍实北大道安装隔离护栏、新增安全信号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聚焦“书记领航”
以更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
萍乡经开区根据园区非公企业多、党建底子薄的现实情况,将非公企业党建提档升级作为重中之重。依托邻里中心打造园区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鑫通机械、甘源食品等链主型企业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园区非公企业“两个覆盖”率达100%,单建率为32.5%,是全省单建率的两倍。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建立县级领导挂点机制,选派优秀党员成立服务专班,推动企业特派员与党建指导员“双员融合”。实行企业点单、园区服务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综合评单“四单”服务非公企业模式,帮助企业解决最关心、最直接的融资、办证等问题48个,全区有25家企业实现扩产增效,2024年扩产增效项目增加产值19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4.29个百分点。立足中心城区社会服务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通过公开招聘、择优转聘、优化补选等方式,按照每万人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补充配齐了人员力量,严格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标准,设立玉湖、上湾等3个社区工作者实践基地,有效提升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稳定了社区工作者队伍。
聚焦基层治理
以更高起点促进赋能增效
萍乡经开区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做好改革、减负、赋能三道“必答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压茬推进社会事务剥离、人事薪酬改革、机构改革等,获评全省薪酬绩效领域改革优秀案例,并在全省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坚决落实减负要求。不断规范督察检查考核事项,镇(街)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平均压减率超过40%,村(社区)压减率达到84.3%,按要求清退借调镇(街)干部20人,推动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精力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职能部门能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在“百日攻坚”过程中,全区各部门组成6个专班,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分片开展招商,累计考察企业185家、接待客商77批次,签约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强化基础建设。启动建设萍乡北站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优化设置303个城乡网格,推动综治、应急、城管等力量下沉网格。调整和补选村(社区)干部26人,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16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