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世子嫣
今年以来,安源区白源街以警网融合为突破口,依托“幸福360”智慧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构建“四办协同”机制(即收即办、限时结办、分级督办、协同联办),累计解决群众诉求334件,将民生期盼转化为治理效能,用“速度与温度”交织的治理实践,为居民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即收即办破隐患
“叮——”随着手机提示音响起,网格员姚培誉在巡查中发现的一处破损井盖的照片上传至“幸福360”平台。几乎同时,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与派出所民警的终端设备均收到警报,三方立即启动即收即办程序。执法队员携带新井盖赶赴现场,民警负责疏导交通,网格员则设置警示标志。24小时内,隐患消除,道路恢复畅通。
这样的场景在白源街已成为常态。大陂村天桥急转弯处,网格员程丽萍在夜间巡查时发现视野盲区隐患,立即通过“警网联动”一键上报。街道交通管理部门与辖区交警中队迅速响应,2小时内完成现场勘查,24小时内安装完成凸面反光镜。这种“发现即处置”的模式,让警网双方形成“前端感知—中端处置—后端反馈”的完整闭环,真正实现“隐患不过夜、处置不隔天”。
协同联办显效能
大陂村网格员叶虎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名神情迷茫、徘徊不定的陌生女子。叶虎赶忙上前询问,可女子只是摇头,嘴里嘟囔着“不知道”,对于自己的身份、住址等信息一概无法说清。他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人员走失事件,迅速通过系统启动“协同联办”机制,联系社区民警协同处置。民警赶到现场后,与网格员共同安抚女子情绪,并尝试获取有效信息。与此同时,街道通过“幸福360”智慧平台,将女子照片及特征信息同步至周边网格,扩大搜寻范围。不久,一名男子匆匆赶来,认出女子是其走失的妻子。原来,女子意识不清,出门后又迷失方向。在警网双方的协同努力下,一场可能引发的危机得以迅速化解。
分级督办送温情
白源街便民服务中心,有一面“心系百姓 为民排忧”的锦旗。它承载着66岁村民肖女士的暖心故事。
肖女士因精神疾病导致生活困难,拨打12345热线求助。街道立即启动“分级督办”机制,民政部门作为主要责任方迅速联合民警多次上门走访,尽管遭到肖女士因病拒不配合、抵触问询与政策解释,但他们始终耐心安抚,帮她完善资料、按流程申报低保。在分级督办的有力推动下,肖女士的低保顺利办成,生动诠释了“四办协同”机制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如今,白源街的警网融合机制在“四办协同”的助力下,已形成“数据共享、指挥联动、处置协同、服务贯通”的治理新格局。这面挂在便民服务中心的锦旗,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站在新的起点,白源街将持续深化警网融合机制创新,以更精准的防控、更暖心的服务,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幸福画卷,让居民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共享美好生活。